加入收藏
首页 > yl6809永利 > 正文

黄友义教授做客宁波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名家讲坛第348讲暨yl6809永利(中国)有限公司“走进高级职业翻译”系列讲座

作者:卢睿、马媚姣、贺莺 时间:2023-05-11 点击数:

59日至10日,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审定专家、著名外宣翻译专家黄友义教授应邀莅临我院讲学,为师生做“国家翻译能力建设的几个基本要素”“时政翻译:抓实质、求精准、重传播”两场讲座。讲座由屠国元院长主持,学院师生近300余人次参加了讲座。

在题为“国家翻译能力建设的几个基本要素”的讲座中,黄教授针对AI时代带来的挑战指出了翻译相关行业的三点未来趋势。一是需求:更成熟的技术、更快的速度、更精准的译文、更便宜的价格;二是条件:更广阔的知识、(译前、译后)编辑能力;三是方向:一切的一切,皆指向更高水平的翻译。黄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大量生动详实的案例细致解读了新时代国家话语翻译中译者传播意识的重要性,同时就备受关注的翻译专业博士(DTI)建设问题进行了解读。

在题为“时政翻译:抓实质、求精准、重传播”的讲座中,黄教授紧贴国家话语翻译实战,立足讲好中国故事,从“透过字面译实质”“追根问底求精准”“国际传播重效果”三个方面,向在场师生详细介绍了新时代语境下时政翻译遇到的全新问题以及解决思路。黄教授指出,在时政翻译过程中,尤其是中译外过程中,译者要站在目标受众的思维角度考虑用词,将国际传播的效果作为翻译标准和最终目的,做到刨根问底,精益求精。

问答环节,师生踊跃提问互动,黄教授对提问一一细致解答。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纷纷请黄教授在新作《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对外传播与翻译实践文集》上签名并合影留念。

讲座中,黄教授倾囊相授,展示了多年来积累的时政翻译一手资料,解读了国家话语翻译经典案例背后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老一代翻译家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整场讲座氛围轻松愉快,让在场师生受益匪浅,对翻译行业发展前景和国家话语翻译的思路形成了更为清晰全面的认识,为我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未来从事国家话语翻译相关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

黄友义教授现为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系列高级职称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主任、全国翻译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教育部外语中文译写规范和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部际联席会议首席专家,《公共外交季刊》编委会副主任、《大中华文库》副总编辑。

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全国翻译研究生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际翻译家联盟副主席、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兼总编辑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外文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秘书长、《中国翻译》杂志主编。

黄友义教授翻译实践经验丰富,曾多次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担任口译,长期参加党政文件和领导人讲话的翻译和译文审定工作,包括《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至四卷)、《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国政府白皮书等文献,主持编写了《汉英外事工作常用词汇》和《汉英翻译词典最新词汇》。此外,还出版多部译著,并完成数百万字的中译英书稿核定工作。外译中作品包括美国文学名著《名利场大火》、《马歇尔传》和《无冕之王》等。最新作品为《从“翻译世界”到“翻译中国”—对外传播与翻译实践文集》。


电话: 0574-87600321         邮编: 315211 
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818号李达三外语楼